5月20日,智能製造與信息工程學院邀請了上海工匠王震華老師在八號樓二樓報告廳進行了一場“迎接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勞模工匠進校園”主題講座🖕🏼。學院院長張敏良,顧問談理⚠🥷🏻,2020級輔導員金琴芳以及2019級、2020級數控專業全體學生參加🧑🦰,講座由談理教授主持🙇🏽♀️。
首先,談理教授致辭。他對上海工匠王震華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向大家介紹了王震華老師:自幼喜愛古建築🚛,16歲自學木工,學習各種榫卯結構和技藝。大學畢業工作後🛵,一直致力於將技藝與藝術高度融合,研製了全榫卯結構的天壇祈年殿微縮模型和趙州橋微縮模型,具有手藝精湛👩🏽✈️、熱愛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隨後🛀🏿🤌🏼,王震華老師就自己多年的工匠經驗和體會與在場的師生們分享交流🆎。他的演講熱情洋溢,充滿了對於榫卯結構和技術的深厚情懷,這讓在場的每一位師生都深受感動和鼓舞,尤其談到中國獨有的榫卯結構和技術時🧃,他充滿了自豪感並表示要努力傳承好這項中國傳統的技能。講座現場,王震華老師還向大家展示了榫卯微縮模型,讓同學們走到前臺一起觀察🪿、動手組裝👮🏿♂️,鼓勵同學們探索發問🍣🧑🏼🔬、互動交流,這讓很多同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學們高度的熱情與探索求知的欲望將王震華老師緊緊圍繞,渴望多與老師提問探討🤔,交流學習。
講座最後,王震華老師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歲月,他表示,自己年少就立誌要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榫卯技術,正因為立誌✩,才有後來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他還不忘鼓勵在場的同學們要保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斷加強專業學習、不怕艱苦、勇於追求、大膽創新🏊🏿,為自己的理想奮鬥終生🔓。
伴隨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迎接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勞模工匠進校園”主題講座圓滿結束。王震華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工匠品格💌⛈,為數控專業的同學們帶來了一次精彩而難忘的體驗和示範🧝🏼♀️,他的那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動、振奮著每一個人🛀🏽,讓同學們更有信心去成為新時代的工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