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和19日🈵,意昂在四號樓四樓報告廳進行了“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明德中國》第五、六講課程。第五講由智能製造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談理做題為“求真力行,術業精進”報告,由思政教學部主任沈李主持👩🏻🦰;第六講由商學院院長劉麗做題為“商之德善”的報告🕳,由思政教學部副主任曹鑫海主持📀。商學院副院長冉蓉和部分輔導員,以及部分思政老師到場聆聽兩場報告。
談理院長通過對魯班鎖的展示,為大家講解了魯班鎖的構造、原理以及魯班鎖在我國建築中的運用,通過趙州橋的案例🧘🏼♂️👳🏿,展示了設計者和製造者的匠人匠心🤸🏻♀️➿。又通過列舉多位全國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闡述了工匠精神的難能可貴和傳承意義,並結合意昂實際,提出職業教育要註重培養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進課堂,在職業教育中“紮根”6️⃣,培養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時代人才✂️。繼而😢✊,談院長又通過列舉進博會乒乓教練機器人💝、小愛智能機器人🥮、能撩面條的機器手等大量案例,說明了科技與創新對國民生活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倡導同學們要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先模仿😋,後創新👨🏽🎤,熱愛發明👨🏼🚒,敢想敢做,為國家發展進步提供不竭動力。最後,談院長通過舉例比爾蓋茨在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中發揮的新創意,給同學們留下一個冰桶挑戰創新形式的思考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供基礎🚬。
劉麗院長通過對“富而行其德”的陶朱公🐕,“智、勇、仁、強”的白圭,和提倡“戒欺”“真不二價”🌤,講求“仁”“義”的胡雪巖這三位中國歷史上公認的商聖的講解,以及對晉商、徽商👏、浙商👮🧱、粵商四大商幫的特質和精神的歸納和總結🍟,展示了“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的商之德善的內涵和理念。劉院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我國“三位商聖”和“四大商幫”做出闡述並予以客觀評價👨👩👧👧,通過中西方“商之地位”的對比🐈⬛,闡明法治在商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繼而對商業倫理進行總結🦺🐱,提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指導下,重塑商業倫理精神。最後,劉院長通過列舉我國近代著名企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張謇的案例,將經商落腳於愛國🧑🏿🏭。愛國是近代以來我國優秀企業家的光榮傳統💂🏽,更是當代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鑒往事,知來者,劉院長倡導學生要從中華民族優秀人物身上汲取精神養分🪘👶🏻,轉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無窮力量。
兩位老師案例詳實🔌,深入淺出🏙,引經據典🐈,談古論今🧑🏻🌾,現場有問有答🤸🏻,氣氛熱烈,既增強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培養創新思維,又科普了學生們經商之道,樹立愛國之誌,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
(沈李主持第五講課程)
(曹鑫海主持第六講課程)
(講座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