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創意設計學院大師工作室系列活動之六“泥土的芬芳”——金山農民畫主題講座在意昂四百人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由上海市金山農民畫院副院長😶🌫️🏤、研究館員朱希教授主講🔀,創意設計學院大一大二全體學生和學院部分教師到場聆聽。
金山農民畫是上海西南部金山區的民間藝術之一,它以江南水鄉風土人情為主要題材🏇🏽,融合刺繡📙、剪紙、藍印花布、竈頭壁畫🧑🏻🦰、雕塑、漆繪等民間藝術表現手法,色彩明快,構思新穎🧑🏻🤝🧑🏻,造型稚拙,從而創立了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的新風格🔽,受到中外專家們的肯定和廣大群眾的喜愛。朱希教授是金山農民畫第一代畫家,親自見證了金山農民畫的發展,並且創作了《金谷滿倉》《織網姑娘》等優秀作品。朱教授以真實的視角👩🏻🦽、豐富的內容,帶領師生了解了金山農民畫的發展歷史、風格特點👬🏻、繪製方法🙋🏿♂️👋🏿,讓大家對這一獨具江南風韻🧚🏿♀️、稚拙質樸的農民畫藝術品種有了深刻認識。
中國金山農民畫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為配合政治宣傳活動在“大躍進”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當時最流行的是墻頭畫💞。及至六七十年代,又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畫作與畫家。隨著改革開放以後藝術的自律性得到了回歸🚶🏻➡️,農民畫也在不斷地變化與發展🫸🏿。從七十年代開始🤙,在政府的支持下,金山區開始有意識的培養農民畫家,在經歷了四代畫師的發展後形成今天獨具特色的金山農民畫🅰️。早期的農民畫還有現代寫實繪畫的影子,第二階段農民畫培訓班則選擇了一些有手藝的匠人💭,他們創作的作品多描繪自己的工匠生活♊️,反應了各自刺繡、竈畫等的藝術特色,具有濃郁的鄉土情節🧕🏻。比如鄉村赤腳醫生曹秀文,她創作的《采藥姑娘》,描繪了一個鄉村女醫生背著藥箱采藥的情景🔶,各種藥草圍布四周,色彩鮮艷、造型飽滿🥑,給人一種熱情、積極、淳樸的強烈感受;曹金英的《魚塘》,則是從圖形、色彩上表現了藍印花布的特色。第三階段,金山農民畫配色、構圖不斷發展成熟,出現了菜農朱永金視角獨特的《菜籃子》、刺繡手藝人張婉英的《繡花鞋》。朱教授說2️⃣,在農民畫的創作隊伍中🐠,有下鄉的知識分子🖤、當地手工匠人,其中以婦女居多👷🏼♀️,還有許多的知名畫家🎅🏻,像陸永忠,曹金根等人,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因為熱愛生活⛹🏿♀️,熱愛畫畫,才會有那麽多優秀的作品👩🏻🦽。他們從未想過出名📚,只是把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融進了畫裏。朱教授還為我們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無不展現著農民畫的魅力和金山人對農民畫的熱愛🏷。在第四個新的發展階段💧,金山農民畫在題材上更是出現了反應時代主題的世博會💇♀️🔧、大都市等作品,並且逐步發展了金山農民畫的創意衍生🐮,不斷豐富藝術內容以及表現手法🧗🏿。
直至今日,金山農民畫積累了大量優秀的藝術作品,並且入選第一批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美國、法國、意大利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受到廣泛的贊譽。金山農民畫的前世今生🚽,凸顯了民間藝術的獨有特色和獨有魅力,更是我國美術史上的一朵奇葩。最後,貼心的朱希教授還為大家講述了農民畫的製作過程和方法,鼓勵在場的同學在繪畫材料上多探索🏌🏻♀️🏋🏽♂️、多嘗試👇🏼,不斷學習傳承民間藝術🧘🏻♀️。
金山農民畫是民間藝術的瑰寶,通過此次講座🧚🏼♂️,在場師生受益匪淺。講座結束後👩🏽🍼🙎🏻♀️,創意設計學院還聘請朱希教授為學院客座教授💁🏿♂️,院長王正明教授為朱希教授頒發了聘書。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創作之根,創作之源🪪。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是我們需要去繼承和傳承的。通過此次對金山農民畫的了解和探索💁🏽,相信同學們今後會更多地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元素,更多地去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並從中汲取養料,創作出更有特色的藝術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