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並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琴、棋、書、畫”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英語語言文化學院於12月8日下午組織了 “中國傳統文化體驗”實踐活動。在陳誠副院長、孫輝老師👩🔬、吳雅老師帶領下,16級部分優秀學生前往浦東1088廣場 “東書房”傳統文化培訓中心📎,開始了傳統文化體驗之旅。
“琴、棋、書😔、畫”, 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又稱雅人四好。“東書房”老師將活動分成了“琴”、“棋”、“書”、“畫”四個體驗項目。學生被分成了4個小組依次進行不同項目的體驗。
古琴篇
絲竹合為琴,中有太古聲。箏🧑🦽,又稱古箏👩❤️💋👨、秦箏🦋、瑤箏, 中國彈弦樂器🪄,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非常豐富。老師先後為學生們展示了浙江箏🙁、河南箏👨🏻🦰🧎🏻➡️、秦腔🕺🏻。從溫婉多情的江南水鄉到蒼涼遼闊的黃土高原,一路留下音律的詩行。接著老師又現場教了簡單指法,學生們用古箏試彈了一首《滄海一聲笑》,果然感覺新奇,不禁感慨:雖然是第一次嘗試,但成就感油然而生🛼,即使遠沒有老師的演奏嫻熟,但也實在痛快。
圍棋篇
《弈喻》有言:“弈之為言❕,易也♙。弈之數,周天之數也🤹🏽🧽。弈之子分黑白🙍🏻♀️,陰陽之象也❤️,而運之者🤵♀️,心也。善弈者,不泥象數而求心🤹🏿♀️。不遺象數而求心者也🐖🧖🏻♀️。”老師介紹了圍棋的基本規則以及一些簡單的歷史🙆🏽♀️,在向同學們講解了何為“打吃”後😉,就由同學們自行對弈體驗。一白一黑🎣,執黑先行🈲,小小棋子🩶,充滿樂趣。許多同學表示第一次對這樣的國粹產生了濃郁興趣。有位同學說🕥:“以前圍棋在我心中感覺就是黑白棋子相互圍住👸🏼,但是通過老師最初步的講解,我了解到了圍棋是與我國古代的兵法有關的,老師教會我們基礎的玩法,我們便與自己的小夥伴展開了有趣的對戰。”
書法篇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有著強烈的儀式感和大眾參與性。個別鋼筆字書寫極佳的同學在體驗了毛筆字書寫後表示🧝🏽♀️,毛筆字的書寫與鋼筆字的書寫大為不同💄,毛筆更為講究下筆自然,一筆揮成,對下筆的輕重也有較高的要求,難度也相對較大。老師在教授方法時強調🏌🏼♂️,下筆時一定要正身,不然字一定會寫歪🧱,力度也無法好好掌握,難怪筆者總是覺得練書法的人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氣。在老師指點下,同學們用毛筆書寫了一些簡易的漢字💂🏿,既體驗了毛筆書寫的趣味,也領略到了寫好毛筆字的不易🔪。
國畫篇
國畫🗂,又稱“中國畫”,古時稱為丹青🐟,強調融化物我,創製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老師只為同學們準備了三種顏色🕺🏿,卻作出韻味深長的丹青一幅。將顏料擠到顏料盤,通過加水量的不同😈,就能調出深淺不一的顏色💇🏼♂️𓀁。國畫下筆極為傳神,毛筆蘸色,用筆肚橫下一撇,那就是一片葉;黑筆筆直拉長再一提,那就是一節花枝;朱紅下筆做火種狀🛂,那就是含苞欲放的小花苞……到場的老師和同學紛紛落筆於白宣,或夕照,或錦鯉👨🏽🚀,一一完成自己的“丹青”👨🏼🦰,雖形態各異☛、情趣不一,卻同樣開心。
活動最後🥽,同學們與老師合照留念,並將自己的書畫習作帶回留作紀念⛳️。
這次傳統文化實踐活動讓大家受益匪淺,有的同學說🧛♂️:“傳統文化無法吸引年輕人諸如此類的話🆒,是不成立的✊🏿。並不是傳統文化魅力削減🫙🟩,而是主動體驗過的人不多,但凡體驗過🙅🏻♀️,一定會深深沉浸其中👷🏻。” 有的同學表示🧙♀️:“這次接觸傳統藝術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經歷,讓我們開始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所含的意蘊以及獨特的美。”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將傳統文化體驗融入現代英語教育中,豐富了應用英語專業學生的藝術文化生活,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中外文化之異同,有助於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